院务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单位资讯 >> 院务活动

双轨并进驱动海洋产业升级:智慧渔业装备签约落子,新能源船舶会议谋局新篇

2025-10-20 浏览:125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落地实施,探索乡镇船舶改造升级探索解决方案,我院双线并进,以智慧渔业装备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浪潮,又通过新能源船舶产业交流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共谋海洋产业升级新路径。

10月17日上午,作为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现代智慧渔业装备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在福州顺利举行,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剑锋受邀参会,并代表我院完成四个重要合作项目签约。与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签订新型多功能自动化采收渔船设计项目,与上海泷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新质渔船智能电推系统项目,与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签订水下机器人开发应用项目,与福建鼎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无人机培训及应用项目。

1760924814114416.jpg

签约项目涵盖现代渔业、智慧海洋装备等关键领域,形成了从近海到深远海、从水面到水下的立体化布局。此次合作将为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也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同日下午,为进一步凝聚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共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新能源船舶产业交流会在我院顺利召开。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经济处处长刘元刚、计划财务处和渔船渔港管理处代表、中国船舶集团综合管理部原主任程康、自然资源部海洋出版社副主编丁鹏飞、江苏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李岳洋等40余位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参加会议,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剑锋主持会议。

会上,各方代表围绕“福建新能源船舶建造方案” 展开深度研讨,结合省海洋与渔业局部署与我省优势资源,为探索福建新能源渔船特色发展路径建言献策。中国船舶集团综合管理部原主任程康从“船舶设计”“能源选择”“质量要求”三大维度切入,结合其他省市的技术应用案例,为福建新能源船舶建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中国船舶集团第六〇五研究院船舶与海洋工程部部长黄勇紧扣政策导向与行业标准,提出建立针对性建造规范的建议,同时强调需统筹环保性与安全管理,为产业发展明晰路径。上海泷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武创新性地提出了“新质渔船”的概念,聚焦渔场与养殖的实际需求,建议依据新规范,选用新材料,研发新动力,树立行业新标杆,助力福建新能源船舶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各方代表的积极建言,为福建新能源船舶的稳步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1760924873822131.jpg

王剑锋院长在交流中指出,新能源船舶的应用正呈现多点开花,效益显著的良好态势。在这条航道上,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同频共振,正生动书写着中国船舶工业绿色转型的福建篇章。他表示,我院将以此次交流会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方的合作联动,共同推动福建新能源船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蔚蓝之上,千帆竞渡;涛声之中,梦想远航。“绿色心脏”跃动江河湖海,新能源电动船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展望未来,参会各方一致表示,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以实干的要求和实效的标准,有序推进船舶建造的各项任务;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坚实的步伐,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福建力量”。同时,我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切入点,持续整合产学研资源,聚焦新能源船舶与智慧渔业装备两大领域,深耕细作,通过双轨并行、协同发力,力求成为海洋产业升级的“智慧引擎”,推动“福建造”绿色船舶驶向更广阔水域。